首页 > 粮食 > 问答 > hipo图叫什么,hipo图的介绍

hipo图叫什么,hipo图的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1-12 14:58:40 编辑:问船数据网 手机版

1,hipo图的介绍

一个同模块结构图等价的结构化设计图形工具,它也被广泛的使用在概要设计阶段。它又分为H图,IPO图和HIPO图三种。

hipo图的介绍

2,什么叫正弦曲线

正弦曲线 正弦曲线可表示为y=Asin(ωx+φ)+k,定义为函数y=Asin(ωx+φ)+k在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其中sin为正弦符号,x是直角坐标系x轴上的数值,y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函数对应的y值,k、ω和φ是常数(k、ω、φ∈R),ω≠0 正弦曲线是一条波浪线 x∈R时定与x轴相交但不一定过(0,0)。 A——振幅,当物体作轨迹符合正弦曲线的直线往复运动时,其值为行程的1/2 (ωx+φ)——相位,反应变量y所处的状态 φ——初相,x=0时的相位 k——偏距,反应在坐标系上的图像为图像的整体上移或下移
正弦曲线是函数y=Asin(ωx+φ)+k在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  【正弦曲线】  正弦曲线可表示为y=Asin(ωx+φ)+k,定义为函数y=Asin(ωx+φ)+k在直角坐标系上的图象,其中sin为正弦符号,x是直角坐标系x轴上的数值,y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上函数对应的y值,k、ω和φ是常数(k、ω、φ∈R且ω≠0)

什么叫正弦曲线

3,帕累托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帕累托图是石川质量管理七工具之一。帕累托图是一种按发生频率排序的特殊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帕累托图显示每种已识别的原因分别导致了多少缺陷。排序的目的是为了有重点地采取纠正措施。项目团队首先要处理那些导致最多缺陷的原因。帕累托图在概念上与帕累托法则有关。帕累托法则认为,相对少量的原因通常造成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该法则通常称为80/20原则,即80%的问题是由20%的原因导致的。帕累托图也用于汇总各种类型的数据,并进行80/20分析。
帕累托图(Pareto chart)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的名字而命名的。 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标准帕累托图按等级排序的目的是指导如何采取纠正措施:项目班子应首先采取措施纠正造成最多数量缺陷的问题。从概念上说,帕累托图与帕累托法则一脉相承,该法则认为相对来说数量较少的原因往往造成绝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 排列图用双直角坐标系表示,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分析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到右排列,通过对排列图的观察分析可以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法则往往称为二八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是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所造成的。帕累托图在项目管理中主要用来找出产生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原因,用来解决大多数问题。 如果要绘制帕累托图的话,可以在excel里建个表格,然后填入数字,然后插入图表。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帕累托图亦称主次分析图,是从大量数据中找出主要因素,分析主要矛盾的一种图形。它是条形比较图和累计曲线图的结合,即以条形表示各影响因素的绝对值,以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占总数的百分数和累计百分数。帕累托图又叫排列图、主次图,是按照发生频率大小顺序绘制的直方图,表示有多少结果是由已确认类型或范畴的原因所造成。它是将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改进项目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而采用的一种图表。可以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确定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帕累托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三棱锥的三视图是什么样的

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将人的视线规定为平行投影线,然后正对着物体看过去,将所见物体的轮廓用正投影法绘制出来该图形称为视图。一个物体有六个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还有其它三个视图不是很常用。三视图就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总称。   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三视图是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投射的结果,另外还有如剖面图、半剖面图等做为辅助,基本能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   三视图的投影规则是:   主视、俯视 长对正   主视、左视 高平齐   左视、俯视 宽相等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   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1.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2.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   (1)确定放置位置   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   (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   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图9-10(a)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选定的主视图投影方向。   3.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4.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   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5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如图9-11(b)(e)。   6.检查、描深、最后再全面检查   底稿画完后,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按标准图线描深,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   
三棱锥的主视选择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三视图。
三棱锥的正视图式三角形,左视图是三角形,俯视图是三角形

5,什么叫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莱氏体它们的性能有何不

1、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的概念(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为体心立方晶格。(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3)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占88%)与渗碳体(占12%)的共析体。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装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4)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熔点为1227℃,其晶格为复杂的斜方晶体结构。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体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5)莱氏体常温下是珠光体、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2、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的性能区别(1)含碳量不同铁素体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奥氏体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珠光体整体的含碳量约为0.8%。渗碳体含碳量为6.69%莱氏体含碳量为4.3%。(2)塑性、韧性、硬度、强度、磁性等不同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伸长率δ=45%~50%;但强度和硬度都很低,σb≈250MPa,HBS=80;有磁性转变,770℃以下具有铁磁性,在77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奥氏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具有顺磁性可作为无磁性钢;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可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塑性和韧性较好,伸长率δ=20 ~25%,AKU=24~32J;强度较高,硬度适中,σb=770MPa,HBS=180 ~280。总的来说,其强度、硬度比铁素体显著增高,塑性、韧性比铁素体要差,但比渗碳体要好得多。渗碳体塑性和冲击韧度几乎为零,硬度高(800HB),脆性很大,有磁性转变,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莱氏体的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度很高塑性差,脆性很大(>HB700)。扩展资料:铁素体 奥氏体 渗碳体 珠光体 莱氏体 各自的组织形态:铁素体,等轴形,沿晶形,纺锤形,锯齿形和针状。奥氏体,面心立方结构。渗碳体,片状、粒状、网状或板状。珠光体,层片状,粒状。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素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氏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光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碳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莱氏体
1、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的概念(1)铁素体是碳溶解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F表示,为体心立方晶格。(2)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3)珠光体是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所形成的铁素体(占88%)与渗碳体(占12%)的共析体。其形态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复相物,也称片装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4)渗碳体是铁与碳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Fe3C,熔点为1227℃,其晶格为复杂的斜方晶体结构。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体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5)莱氏体常温下是珠光体、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混合物。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2、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的性能区别(1)含碳量不同①铁素体溶碳能力很低,常温下仅能溶解为0.0008%的碳,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②奥氏体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③珠光体整体的含碳量约为0.8%。④渗碳体含碳量为6.69%⑤莱氏体含碳量为4.3%。(2)塑性、韧性、硬度、强度、磁性等不同①铁素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伸长率δ=45%~50%;但强度和硬度都很低,σb≈250MPa,HBS=80;有磁性转变,770℃以下具有铁磁性,在77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②奥氏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具有顺磁性可作为无磁性钢;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可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③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塑性和韧性较好,伸长率δ=20 ~25%,AKU=24~32J;强度较高,硬度适中,σb=770MPa,HBS=180 ~280。总的来说,其强度、硬度比铁素体显著增高,塑性、韧性比铁素体要差,但比渗碳体要好得多。④渗碳体塑性和冲击韧度几乎为零,硬度高(800HB),脆性很大,有磁性转变,230℃以下具有弱铁磁性,而在230℃以上则失去铁磁性;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⑤莱氏体的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度很高塑性差,脆性很大(>HB700)。扩展资料铁素体、奥氏体、珠光体、渗碳体和莱氏体的形成机理1、铁素体研究表明,低碳钢在A3~Ar3之间大应变可实现铁素体的超细化。观察到A3以上大应变后的淬水组织中心区也存在一些等轴铁素体。根据铁素体的等轴状,以及从形变可提高奥氏体自由能的角度考虑,因此认为A3以上可形变诱导出铁素体。2、奥氏体共析钢奥氏体冷却到临界点A1以下温度时,存在共析反应:A---F+Fe3C。加热时发生逆共析反应:F+Fe3C----A。逆共析转变是高温下进行的扩散性相变,转变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相对均匀化。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必须存在过冷度或过热度?T。3、珠光体形成珠光体的原因是片层间距随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片层间距的倒数与过冷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片层间距的细小程度受可能获得的驱动力限制,珠光体的片间距即片状珠光体中相邻两片渗碳体(或铁素体)中心之间的距离。4、渗碳体钢中渗碳体以各种形态存在,外形和成分有很大差异。一次渗碳体多在树枝晶间处析出,呈块状,角部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破碎后呈多角形块状;二次渗碳体多在晶界处或晶内,可能是带状、网状或针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退火、回火后呈球状或粒状。5、莱氏体莱氏体钢中碳化物呈细小颗粒并均匀分布时,这类钢的良好力学性能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这类钢中存在的大量共晶碳化物只能通过较大变形来达到充分破碎。由于高合金成分影响,其韧性低、变形抗力大、导热性差、冷却过程组织应力大,因此,莱氏体钢锻造始终是锻造的一个难点。锻造工艺流程主要为:原材料检验一加热一锻造一冷却一检验一退火一检验一包装。原材料检验主要包括化学成分检验、低倍检验及网状碳化物检验。网状碳化物级别一般根据原材料规格,要求小于或等于5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铁素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奥氏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珠光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渗碳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莱氏体
铁素体:C原子溶入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铁素体的强度、硬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奥氏体:C原子溶入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奥氏体是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珠光体: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同时析出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组织。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较好。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渗碳体硬度很高,脆性很大。莱氏体:奥氏体与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纯莱氏体中含有的渗碳体较多,故性能与渗碳体相近,即极为硬脆
文章TAG:什么图的介绍hipo图叫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