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 > 知识 > 生活中的价格歧视,企业为什么要实行价格歧视什么是直接价格歧视并例举一个你在生

生活中的价格歧视,企业为什么要实行价格歧视什么是直接价格歧视并例举一个你在生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3-16 20:25:34 编辑:问船数据网 手机版

1,企业为什么要实行价格歧视什么是直接价格歧视并例举一个你在生

东西都有价格之分了!人也一样。

企业为什么要实行价格歧视什么是直接价格歧视并例举一个你在生

2,什么是价格歧视能举个例子吗

同等质量的产品,但价悬殊太多。例,内地皮鞋每双平均200元但在某国家只卖100元。有一种相同质量双重价格待遇。
一级价格歧视是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能按他所接受的最高价格出售,赚取最大垄断利润,这个在生活中几乎不太可能,如果要找例子的话,想想可以讨价还价的大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竞价的 二级价格歧视是数量歧视,购买数量超过一定水平则获得较低价格。比如买二送一就相当于降价,多买多送什么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对不同市场采取的歧视。比如公园门票,成人票和儿童票、老人票、学生票价格不同
同样的东西,高档店铺和地摊都卖,明知高档店铺贵还是愿意买

什么是价格歧视能举个例子吗

3,列举生活中的价格歧视并说明其作用

完全垄断的企业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商品的不同购买者或者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消费者索取不同的价格,称为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分为三类,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了解每一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根据此确定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商品不同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的不同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是在同一市场上收取同一价格。
关于价格歧视的例子很简单比如在不同的国家:日本和美国,一个企业销售他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这一般是因为两个地区对该商品的不同需求决定的。 假如美国相对于日本对该企业商品的需求量大,且无法通过其他渠道购买该企业商品,那么该企业就会提高该商品在美国地区的价格,价格会高于在日本市场销售价格。这样垄断者比采取同样价格销售会获得更多的收益。

列举生活中的价格歧视并说明其作用

4,微观经济学名词价格歧视解释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扩展资料:价格歧视的实施方式与信息密切相关,一级价格歧视对信息量的要求最大,三级价格歧视次之,二级价格歧视对信息量的要求最小。现实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不大可能发生,而三级价格歧视和二级价格歧视非常普遍。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①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就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②只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叫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不如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③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叫三级价格歧视.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5,什么是价格歧视现象原因例子希望能都说说谢谢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一般说来,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它还可指一家厂商的各种产品或服务价格之间的差额大于其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价格歧视的存在需要一些条件: 1.厂商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比。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3.必须阻止不同购买集团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 4.不同的购买集团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并且为厂商所知。即厂商了解购买集团对产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 价格歧视通常有下述形式: 一、直接差异定价 直接差异定价指厂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并因此确定价格。假定消费者市场由四个同等规模的子市场 A、B、C、D组成,各子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意愿价格分别为40、30、20和10,单位生产成本为5,且假定每一个消费者最多购买一个单位产品。如果采取单一价格,那么最优价格肯定是4O、3O、20、10中的一个。价格是40时,销售量是 l,利润等于35(40—5);价格是3O时,销售量是2,利润等于50(30×2—5×2);价格是2O时,销售量是3,利润等于45(20×3—5×3);价格是10时,销售量是4,利润等于20(10×4—5×4);所以最优价格是30,最大利润是50。如果采取差异定价,使各子市场的价格分别等于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那么利润将有明显提高,此时利润等于80(40—5十30—5 f20—5十10—5)。 尽管直接差异定价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若干问题: (l)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难以测定; (2)市场难以细分; (3)难以为特定的子市场确定价格; (4)无法保证消费者之间的转卖行为; (5)消费者可能认为差异定价是不公平的; (6)市场细分和定价费用可能过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更常见的是下面介绍的间接差异定价。 二、两部分定价 即价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固定价格,一是单位产品价格。因为单位产品乎均价格随销售量的增加而趋于下降,所以此方法可被视为数量折让的一种。与单一价格相比,固定价格的存在可以使厂商获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提高利润。 图l 假定图 l表明一同质市场,且消费者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采取单一价格时,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价格为 P*,消费者剩余为 F*;而采取两部分定价时,可以将固定价格定为 Fc,单位价格定为边际成本c,这样固定价格就成为唯一的利润来源,厂商获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 图2 那么厂商是如何利用两部分定价实现价格差异的呢? 首先,厂商可以将固定价格定得偏高,以排除某些消费者,因为这些消费者如果购买的话,固定价格将超过其消费者剩余。 其次,厂商可以对不同消费者制定不同的平均价格。如图2所示,如果存在大量的 A类消费者,那么最优的定价策略是固定价格为 A类消费者剩余,而单位价格则高于边际成本,这样,两类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而且 B类消费者所付的乎均价格低于 A类消费者支付的平均价格。
没看懂什么意思?
文章TAG:生活生活中价格价格歧视歧视生活中的价格歧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