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 > 问答 > 汽车市场现状分析,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细分状况

汽车市场现状分析,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细分状况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06 21:23:11 编辑:问船数据网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细分状况

在当今这个错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手中掌握有人才,谁就有发展的潜力和希望。低碳,环保,节能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社会和企业也在不断地改进,共同寻求一个既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又能使经济不断增长的条约,所以与时俱进,共求企业发展成了企业赖以生存的不二选择。 中国经济能不断快速增长,汽车行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十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不断崛起,使得中国汽车产业表行出一片大好形势。像被誉为东方之子的奇瑞,凭借着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国内汽车公司也在不断的努力,力求达到与国际汽车产业接轨。据2012上半年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汽车销量在960万辆左右,仅通用,本田,丰田,大众汽车公司在华总销量达到总销量的60%多,而中国自主品牌销售量仅10%左右。美国,日本,德国汽车产业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上的差距是无法追赶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稳中求胜,如何稳?怎么稳?成了问题的所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我们暂且可以分为三类,其一:乡镇,农村市场;其二:二三线城市市场;其三:一线城市市场;而消费人群我们也可分为三类,其一:农民,小型私营业主;其二:上班族,中型私营业主;其三:富商,大型私营业主;在这庞大的汽车市场和不同的消费人群当中,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避之”,应用自己的优势发展潜在市场。企业也应该拥护公司员工,善待员工增加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因为员工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力量。

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细分状况

2,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怎么样

有些偏好外国汽车品牌的汽车用户对于国产汽车有种莫名的排斥,究其原因应当是怕“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也就是费了好大力气终于选择到了合资或进口汽车,但忽然间外国车的形象崩塌,驾驶这些车没有那么“有面儿”了;所以为了保住这个“面儿”就开始了不遗余力地诋毁中国汽车品牌,其最好奇的问题往往是如果合资或进口车的价格和国产汽车差不多时,国产车会不会“完蛋”。然而这是个不需要假设的问题,进口车其实没多贵哦,参考以下十台不同阶段的进口车吧。1、双龙柯兰多,韩国进口汽车,起售价一度低至不足13万,停产了。2、起亚速迈,韩国进口轿跑车,起售价最低不足18万,现在看不到了。3、戴姆勒SMART(不属于奔驰),法国产德国进口车,最低不足12万,停产了。4、菲亚特500,意大利进口车,最低价不足17万,看不到了。5、雷诺风朗,进口轿车,最低价不足14万,停产了。6、雷诺纬度,进口中型轿车,最低价不足18万,看不到了。7、起亚凯尊,进口中大型轿车,起售价不足25万,没了。8、斯巴鲁森林人或傲虎,进口SUV,起售价接近20万,几乎看不到新车了。9、林肯MKZ,进口准中大型轿车,起售价接近20万,还在销售中但销量极差。10、MINI汽车,进口个性小车、属于宝马旗下,实际起售价接近15万,销量极差。这些车都以进口方式销售,对于喜欢外国品牌的消费者而言,它们是不是比合资车显得“更高级”呢?然而这些车是停产的停产、没停产的销量也极差,重点是在这些车的价格区间内都有国产汽车,而且有比它们贵得多的国产汽车且销量还都不错。所以不存在合资车或进口车的价格低就会让国产汽车玩完的可能性,这里有两个可能想不透的问题。合资进口车为何降价为何选择合资进口车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会看清未来汽车潮流品牌的趋势了。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合资与进口汽车的降价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没有竞争力了;如果这些车真的有稳定的质量、高性能和低油耗以及丰富配置的话,它们怎么可能不热销呢?反之不能热销就说明它的价格与实际价值并不匹配,即便加上一定程度的“品牌迷惑性”也无法再迷惑消费者,毕竟在网络时代消费者有各种了解汽车的方式,曾经编织的谎言陆续被揭穿了。而让这些车显现出问题的正是价格不断冲高、品质比价高冲高还快的国产汽车,有了对比才能够进行分析与判断。那么面对这些强有力的中国汽车品牌,合资车想要稳定市占率就只能打价格战;但是合资模式造成了单车利润空间必须更大,车辆的研发与制造成本投入必然更低,车辆也就无法实现高品质的弊端。所以不论合资还是进口车都要出现问题,尤其是进口车还要面对关税,相同价格的车品质一定是极低的。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重点:选择合资和进口车的初衷是看中它的社会属性,是能够通过车辆价值体现“实力”的属性;说白了就是这些车贵一些才会买,买贵的商品就是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初心无非还是想要炫耀。当然这不是说消费奢侈品是错,谁都会有些虚荣心,通过消费行为体现出价值和实力是无可厚非的。那么合资和进口车忽然变得便宜了,它就会失去这个属性,它就不再有“炫”的基础;在相同的价格标准线上可以用于“炫”的成分是相当的,国产汽车的品牌也在高端化,形成的是国潮汽车风潮,此时不论从各个角度分析都没有理由再选减配严重且实际质量普遍很差的合资车或更差的进口车。所以不怕合资进口车的价格低,它的价格越低毁得越快,而国产汽车的成长决定它又不得不降价,所以未来的潮流汽车品牌已经很清晰,那就是国产汽车。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怎么样

3,家用轿车市场环境分析 包括哪些

汽车消费特点的再认识  一、 集团消费的特点  中国经济从及或走向市场尽力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汽车的消费也带有明显的计划性和过渡时期的特点。首先,存在着政府管制,集团购买受到控办指标的限制。这是及上市与计划消费,是计划体制和紧缩财政的一种表现。其次,从车辆管理方面讲,轿车的报废周期很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有三年”的现象在中国非常普遍。这种落后的车辆管理方式气了延迟消费的效果,并肩捷的影响到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空间。在此,从各购买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讲,轿车始终被认为是一种固定资产的名义下才能实现个人消费,这使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很难判断汽车私人消费的实际状况 。  二、 消费者的消费意识  品牌意识:由于中国人对轿车的认识非常肤浅,对汽车性能的认识简单,似乎只能比较出日本车、德国车、美国车之间的一般差别,而这也多是对争车的一些外在感觉上的把握。在品质范畴中,即缺乏专业指导,有没有汽车各部件质量的综合分析能力。  品牌意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同是德国大众的合资公司,桑塔纳河捷达只是不同水准车辆的品牌标志。对于德国人来讲,不同品牌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针对的是不同的惜分市场和不同的功能需要。而中国消费者还不具有在汽车消费中建立品牌选择的概念。至今,仍有不少人分不清捷达、桑塔那是两种不同的车型。  品味意识:着来自于对车子功能、个性化特征、身份感、款式、造型和颜色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评判。说来十分滑稽,德国人当初设计的是将桑塔纳作为大众型家用车,而捷达则作为商务用车,这就是为什么桑塔纳的舒适感不够、稳定性不好、安全系数地的原油。因为德国人的逻辑很简单,家用车后排做几乎只是为儿童和狗准备的,后备箱也只是转为储藏货物而开发的;这样其造型也就比较平庸,整车线条较为松弛、懈怠。而捷达轿车在相应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争车的舒适感提高,安全性、稳定性明显增加,后排叔叔,是与长途形式,车定价高,后背想在同机车中最大;并且,外管线条简洁流畅,造型饱满、结实、稳重大方,是典型的商务和公务用车的设计。
家用轿车购买关键 是经济 实惠 皮实 耐用 而且省油 这几个特点

家用轿车市场环境分析 包括哪些

4,汽车市场分析论文

  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已经驶上了蓬勃发展的高速之路。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占世界汽车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汽车市场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汽车市场分析论文 范文 一:国内汽车市场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公路建设,重点工程建设,使我们国家汽车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导致至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行家规模小,汽车部件不能独立生产等,影响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优势;经营策略;营销策略   1 我国市场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一些列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发展影响国外市场,特别是现在的世界贸易中,我们一可靠性能高,价格便宜颇有竞争力,而且根据我的调查,在多年前,我们国企的汽车,都害怕能否在世界中生存,让我们了解下我国市场竞争的能力。   ⑴原材料费用。我国大部分原材料费用,辅助材料、原材料、外购件材料,除外购件材料,我国都可以自给自足,但外购件进口导致国内汽车市场比国外价格高,以至于我国只好运用人世后进口原材料降格降低,致使汽车成本的影响消弱。   ⑵劳动力成本。我国成产方式与国外不同,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的企业,外企的生产力度上也大量使用工人,但外企劳动力成本比过期成本所占比例颇多。   ⑶技术费用。在技术含量较高处(公路管理、机场、高空坐夜车等),技术费用在制造成本中占一定的比例。   ⑷海关运输费用与进口外企,除进口关税外,运输 保险 费用和海关费用等,而 其它 在国内企业没有这比费用,这也是我们国企的优势所在。   2 我国汽车市场的存在问题   2.1 生产企业过散过多   由于经济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致使诸多企业粉粉进入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和专用半挂车等为主的,汽车低中价值产品专业车的存在。   2.2 产品接口失衡,发展不均匀   常用汽车货车、客车专用化程度提高,促进运输与作业质量的提高,我国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虽有一部分生产规模,但汽车的重要部分,还是缺乏技术含量,需要转向与中性化、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的方向发展。   2.3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缺乏自出开发能力   汽车是一种高技术产品,它从各领域的先进技术模块化,从而实现一定的特定功能,国外专用车产品基本上都采用汽车领域的相关先进技术,而过我汽车在产量上虽然有一定规模,但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产品。   2.4 专用汽车市场的拓展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国内外各大厂家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推出新的品种,我国专用汽车企业面临着较大压力。   产品品种和规模方面,我国专用车生产品种与国外差距很大,产业技术水平方面和管理方面。企业包袱沉重,售后服务方面 ,我国更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由于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国外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提高其售后服务水平。但国外企业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必须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完善管理制度。   3 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国内外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虽然国产汽车和外产汽车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也应该看到国产车的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廉,原材料也相对便宜,使得我国汽车成本比国外汽车成本价格更加优惠,国外汽车进入汽车市场还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我国占中国销售量80%以上的普通型汽车,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和消费水平。   3.1 建立专用车生产的新格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专用汽车企业必将经历一场联合重组的产业结构调整,重新合理配置我国专用车行业的内部人才、设备等资源,使过散过多的局面得以改善。   3.2 产品应向高技术、多品种方向发展   运用平台技术,可以大大缩短专用车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充分提高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同时也能极大地减小制造难度,缩短制造周期,减少设计开发及采购和制造成本,行业管理必须尽快与国际接轨。   3.3 专用车人才市场加强   在大力开展自营出口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自营与代理的关系,通过各种 渠道 打入国际市场,要注重培养一批懂得项目管理、能组织人员进行开发设计的项目开发管理人才。   3.4 专用汽车的定位   根据国民经济的续修,制造特定专用车产品,生产一些新结果、价格地域而定,比较特别的车辆,多在专业汽车上下功夫。   3.5 专用汽车厂要与主机厂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   由于专用车行业是依附在底盘制造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专用车又表现为批量小、品种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主机厂有着密切的关系。   4 总结   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我国专用汽车虽然存在很多主要问题,从价格、产品品种和规模、产业技术水平、生产及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但由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会有利推进国民汽车发展的道路,产品多样化、重型化、大功率、多轴化;轻量化;厢式化和城市专用汽车的轻型化趋势;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趋势;人性化、安全性和节能环保趋势;合资合作、资产重组趋势;区域化的产业集中趋势。   汽车市场分析论文范文二:中国汽车市场走势分析   提要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回调期。本文研究表明,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汽车销量增长率将逐步趋稳,我国汽车市场将度过政策周期的影响,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关键词:汽车;需求;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普及率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2009年在全球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然而,在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前七个月中国汽车市场的回落与调整速度,大大超过市场此前的普遍预期。2011年1~7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分别完成1,046.24万辆和1,060.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3%和3.22%,销量增长率不仅远低于2009年的45.5%和2010年的32.4%,甚至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8年的6.7%。   按照发达国家 经验 ,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汽车消费将出现快速增长期,但是中国汽车市场在出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大起大落”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至今仍没有较为系统的学术分析。王辉宇(2006)认为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供需不平衡是汽车市场波动的根本原因,人们对市场需求概念模糊以及对内在因素相互转化的原理缺乏了解产生的“需求假象”是导致2002年市场“井喷”和2004年市场相对低迷的根本原因。王福民(2009)引入“扩张系数K”(K=汽车产量增长率/GDP增长率)的概念研究汽车市场的波动规律,他认为在201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第6次波动的扩张期”。钱振为(2009)研究了199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5年内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阿根廷、印尼6国汽车产量数据,发现经济危机对不同成熟程度的市场影响不同,处于轿车消费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经济危机对汽车产业的打击尤为严重。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政策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响。   二、2008年以后的中国汽车市场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2007年下半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率开始出现小幅下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时,销量增长率开始出现急速下滑,从2008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此轮下滑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短,并在2008年年底跌落至谷底,如图1所示。(图1)2009年初,在燃油税改革、1.6L以下车辆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市场出现“V”型反转,并在2009年12月份达到反弹顶点,同比增长率超过90%。   2010年各项消费利好政策继续执行,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执行,1.6L以下车辆购置税按7.5%征收,有力地保障了市场的持续增长。虽然2009年较大的市场基数使得同比增长率有所下滑,但仍实现了32.4%的同比增长。此轮增长收获最大的是自主品牌的发展,销量的增长促就了车企的网络扩张速度,更多网点被布局到二、三线城市,而这些地区的汽车消费刚刚启动。在二、三级市场的车市里,自主品牌销售占据了大多数,使得自主品牌销量能够占据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是,密集的政策出台也打乱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正常规律,使得消费能力提前释放,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长使各方面缺乏必要的应对准备,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日趋严重。而自主品牌过去重视产能的扩张,相对忽视了质量、服务方面的品牌建设,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被高速增长掩盖的潜在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从2010年12月份开始,销量增长率开始逐步下滑,2011年7月份销量同比增长仅为2.18%。   三、汽车市场未来发展走势分析   2009年开始实施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不到三年,原来的鼓励政策已逐渐退出完毕,新的限制政策不断出台,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北京于2011年年初实施了购车摇号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冲击最大,这点在2011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走势中可以看出。从短期看,政策退出后,市场出现波动和下降是必然,长期的刺激政策不具有持续性;从长期看,2000年我国汽车销量仅为208万辆,2010年已经达到1,806万辆,年平均增长率为24.1%,而我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才是推动汽车市场特别是轿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本文利用2006~2011年的销量增长率时间序列,通过ARIMA模型预测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销量增长率走势如图2所示。(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从2011年8月开始我国汽车市场将逐渐呈现回升态势,并在2012年7月达到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我国汽车市场将渡过政策周期的影响,步入稳健增长期,2011年全年销量增长率将维持在5%左右,2012年有望实现10%左右的增长。(图2)   四、总结及建议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大幅放缓,拥有庞大需求潜力的我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巨头争夺的焦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汽车工业若想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仅仅依靠低水平下的扩产增长是不够的。从2011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当市场下滑时,品牌影响力较弱的自主车企最易受到冲击,而过去两年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误导很多企业的投资热情,潜在的产能过剩将可能造成更大的影响。但是,自主品牌的发展依然拥有较大的发展机会,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庞大的汽车消费需求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将继续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主品牌更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 措施 应对。   首先,加强品牌建设。自主品牌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中,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销售层面,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售后服务的同步发展,在快速扩张的二、三级市场这一现象更加突出。维修保养资源匮乏、配件市场鱼龙混杂、技工水平参差不齐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信心。   其次,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汽车消耗了我国85%的汽油和20%的柴油,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庞大的能源需求日渐难以为继,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次,加快汽车金融公司建设。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企业资金效率的提高,实现企业业务创新和增加利润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水平还较低,还存在经营模式较为单一、高端人才缺乏、融资渠道单一等不足。随着车主年轻化趋势的发展,汽车金融作为新的消费方式,更容易得到青睐,为此需要得到自主品牌企业更多的关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辉宇.中国汽车市场波动现象解析[J].山西 财经 大学学报,2006.4.   [2]王福民.中国车市波动规律与第6次扩张期研究[J].上海汽车,2009.12.   [3]钱振为.汽车产业与经济危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汽车市场分析论文相关 文章 : 1. 浅谈汽车市场营销论文 2. 2016年汽车市场分析 3. 汽车市场营销论文 4. 2016汽车市场分析 5. 关于汽车市场营销的论文 6. 微型车市场现状及发展分析论文 7. 奔驰汽车市场分析

5,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我是河南的,简单说一下宇通和郑州日产,宇通就不用说了,亚洲最大的客车生产基地。郑州日产这几年发展也不错,主产皮卡,帕拉丁,锐骐,奥丁,御轩。总之,中国目前汽车领域,优势在于客车,货车,不足大概就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国的自主品牌这几年发展也很快,合资企业也是各有突破,汽车业在中国潜力还是很大的。
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的能力将不低于622万辆。这只是2000年的规划数据,随着这两年汽车市场的火爆,不少汽车企业纷纷扩产。一项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车加在一起的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达到1400万辆。考虑到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2002年的项目将在今年产生效果。随着2003年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预计2005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成为2002年至2010年期间产能利用率的最低时期。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下降。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 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

6,中国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1. 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2. 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3. 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4. 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5. 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6. 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受邀做客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接受访谈回答网友提问时,从另一角度观察,就当前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一些热点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这些看法,对我们更全面、更辩证地认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均有启发和帮助。 如何评价前4月汽车产销今年前四个月汽车产销状况确实比较好,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一直在延续;二是多年的惠农政策,农村的购车状况明显好转;三是国家及时出台了刺激市场的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不是救企业而是救市场,产生了直接效果。 1-4月市场问题不是不存在,第一个问题,不是所有产品都好,运输类产品销售不好,比较典型的是半挂牵引车同比下降了60%;第二个问题,是产值和利润下降,并不像表面看的那么繁荣;三是出口下降,一季度整车出口下降60%,按金额算整车加零部件下降40%。 对今年汽市需求的预测今年汽车需求1020万辆,依据去年前高后低,增长率5%-7%,今年估计7%-8%,这样是1020万辆,现在看可能比1020万辆要多。但中国60%以上的人第一次买车,中国人是攒够了钱买车;外国90%以上的人二次换车,经济形势不好时,他们就不换了。 即使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太好,而是别人做得太差。明年或者后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过去后,中国能不能保持第一,是一个问题。 怎样看车企兼并重组战略重组、兼并、调整,好说不好做。表面上看,经济危机情况下为什么不调整?但从另一角度说,经济危机时家家紧张,你希望大企业去兼并,可它也处在困难时期。政策要让兼并者比建新厂合算,要不然他就不去兼并了;要让被兼并者比独立经营合算。兼并方和被兼并方应该实现共赢。对兼并重组,反对把这个问题政治化。 自主品牌做高端车型自主品牌应该是中国企业独立完整拥有的品牌,大部分在中国制造。现在自主品牌企业造高档车,难度大,造中低价位车的难度比较小。消费者对于高档品牌车的要求很高,对于中低价位车的品牌要求低。笼统地说,我不赞成从很高的范围切入。大家可以发现奥迪和雷克萨斯两个品牌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被世界承认,而且还没有达到奔驰和宝马的高度。 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第一,不能认为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没问题,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综合性价比,不能与传统汽车相比。第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不少搞新能源的科学家和企业,为了宣传,为了争取社会承认,为了得到政府支持,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相信如果技术完全成熟的话,这个市场应该比现在大得多。 总的来讲,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汽车,它是战略产品,将来我们面临几大问题,比如石油资源问题、二氧化碳问题,这些问题传统能源汽车不能完全解决。所以将来在战略上来说是倾向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现在需要推广,不是单纯地宣传,而是需要政府补贴,形成万辆等级的市场,比如科技部规划的“十城千辆”,就是一万多辆。有了这样的市场,我们就可以研究生产工艺,怎么样用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用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然后批量使用,对于社会基础设施等等,进行逐步摸索,为下一步战略成熟以后在全社会铺开打下基础。同时传统能源汽车不能放松。
现在技术并不成熟,只有依靠自主创新,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的能力将不低于622万辆。这只是2000年的规划数据,随着这两年汽车市场的火爆,不少汽车企业纷纷扩产。一项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车加在一起的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达到1400万辆。考虑到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2002年的项目将在今年产生效果。随着2003年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预计2005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成为2002年至2010年期间产能利用率的最低时期。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下降。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 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进口车降幅更大,依据今年前3个月150种进口车价格分析显示,其降幅更甚于国产车,达到4.3%,相对同期进口车市而言,整体价格跌幅超过5%。到2006年关税降到25%后将有更多的进口汽车降价。 一些汽车经销商表示,近期应该不会再下调价格,今年内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但事实上,国产车的定价权在汽车厂家手中,进口车的定价也要考虑和国产车的竞争。而从需求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受到车贷收紧和油品上涨的压制,也许只有更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将购车需求释放出来。 趋势三: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车市真正的“井喷”不是卖车,而是造车。据统计,仅中国家电业中的诸如波导、 t c l等大鳄们,已向国家正式申请生产汽车的有40多家,总并购金额逾百亿元,而看好汽车业准备进入的则更多。有报道称,仅浙江就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有意造汽车。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购并和联合,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斯堪尼亚、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六大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日前,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趋势四: 生产成本提高和销售收入下降并存 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今年为例,春节后,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热轧板的每吨单价涨了200-300元;冷轧板则每吨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来讲,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钢材上涨26.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6.7%,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0.2%,线材上涨33.7%,中厚钢板上涨19.7%。由于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汽车厂家的成本随之在急剧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涨价而导致造车成本攀升7%,从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趋势五: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 前几年发展迅猛的3s、4s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经销商就被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建立多种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汽车经销商两万多家,数量远远超过汽车厂。年销售汽车五六万辆、七八万辆,销售额十几亿、数十亿元,经营规模相当于一个大中型汽车厂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这些经销商的共同特点是,多品牌、跨区域、集团化、独立自主发展。近一时期,在3s、4s店和综合汽车市场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大3s市场、5s超市,也有一大批以3s、4s品牌店群为核心的经销商集团。有人预测,今后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大经销商,汽车制造企业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经销商的影响力会逐渐增强。
文章TAG:汽车市场现状分析汽车汽车市场市场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